你观察过自己的排泄物吗?尿怎么变红了?大便怎么是黑色的?大便表面怎么有一层油?大便里面怎么有一片完整的药片?不要惊慌有的改变是服药后的正常现象。本文就介绍一下药物会对排泄物造成哪些影响。
一、药物引起的排泄物颜色改变
药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尿液、粪便甚至汗液排出体外,其中部分成分具有特殊颜色或物理特性,导致排泄物发生颜色或形态改变。美国FDA统计显示,约15%的处方药可能引起排泄物颜色异常,其中60%属于正常药理现象。
二、导致尿液颜色改变的药物
1.红色/粉红色尿液
甲硝唑、奥硝唑、替硝唑、苯妥英钠、头孢地尼、美沙拉嗪、柳氮磺吡啶、氨基比林、阿司匹林、多柔比星、表柔比星、柔红霉素、利福平、利福定、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(静置一段时间后变黑)等,栀子、丹参这些中药也可使尿液呈现红色。
2.橙色尿液
维生素B2、磺胺类、呋喃妥因、四环素类等,黄连素、牛黄、大黄、番泻叶、芦荟这些中药可使尿液变深黄色。
3.蓝绿色尿液
亚甲蓝、阿米替林、氨苯蝶啶、西咪替丁、胃复安、米托蒽醌等。
三、影响粪便颜色的药物
1.黑色便
铁剂(硫酸亚铁等)、铋剂(枸橼酸铋钾等)等使粪便呈无光泽炭黑色。柏油样有光泽的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,需及时就医。
2.白色/陶土色便
氢氧化铝(抗酸剂)、钡餐造影剂等。
3.绿色便
吲哚美辛、抗生素(如头孢克肟)等
4.大便有油
奥利司他抑制油脂吸收,使油脂随大便排出体外。
四、药物整片排泄现象解析
奥美拉唑肠溶片、硝苯地平控释片、氯化钾缓释片等药物缓慢吸收后,不能被吸收的完整外壳排出。
一般药物引起的排泄物颜色改变出现在用药后24-72小时,且排泄物均匀染色,当出现排泄物颜色混杂(如正常大便外部存在血丝、尿中带有血丝等)或出现腹痛、发热等症状时,请注意及时就医。药物引起的排泄物颜色改变既是药理作用的"可视化窗口",也可能是机体反应的预警信号。通过科学认知和系统管理,患者可将此类现象转化为用药安全的监测工具。
来源:广元市中心医院药学部、褚洪高